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發展,建筑業的發展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建筑風格百花齊放。一棟現代化的大樓,除了本身完美的結構設計引人注目外,人們更注意對天然環保材料的細部節點的設計欣賞??v觀現代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群落,不難看出用天然石材裝飾的內外墻面及地面因其材料自然亮麗而顯得富貴華麗,己成為都市建筑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然而近幾年來由于自然環境的惡化,塵埃、工業廢氣、酸雨等極易污染石材,加之部分石材本身材質較差,繼而產生石材水斑不干、白華、吐黃、銹斑等石材頑癥。因此,如何控制石材的變異,己成為建筑設計師、建筑公司及業主三方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天然石材為何會出現水斑不干、白華,吐黃、銹斑等頑癥,究其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一、水斑不干:大理石及花崗巖因石材產生年限、礦種、產地不同,石材結晶體及透氣性疏密不均,甚至同一石材板上的結晶體及透氣性也有不均,造成石材施工完成后會在短時間內出現石材表面水斑不干,顏色深淺不一,或石材遇水也會出現以上癥狀。
二、白華頑癥的產生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石材的結晶體及透氣性疏密程度不同,材質軟硬程度不一,粘貼石材用的水泥砂漿就會順著石材的萬千個透氣孔滲透至石材表面,產生石材表面泛堿;二是粘貼石材的水泥砂漿順著板縫滲透到石材表面的孔隙中不易清除而產生白華。
三、石材吐黃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因其材料內部存有污染源,石材施工完成后會隨著石材自身的透氣孔而滲透到石材表面產生發黃、霉斑,另一方面是粘貼石材的材料內部有污染源,隨著石材的透氣孔而滲透到石材表面,石材吐黃多出現在材質松軟或淺色大理石中。石材銹斑的出現與石材吐黃原因大致相同,也因自身的材質內有金屬污染源而產生銹斑現象。
民族文化宮是中國建國初期的十大建筑之一,本次大修改造也是為建國五十周年獻禮工程之一。本次大修改造施工中有五個展廳,一個大堂,一個劇院及數個門頭采用了不同材質及色號的大理石和花崗巖,用以體現這一宏偉建筑的歷史性和時代感。
為了實現設計師的構想,把握住飾面石材完成后的裝飾效果,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就是防止鏡面花崗巖柱子及墻面出現石材頑癥。為此,經多方咨詢、分析、對比、試驗以后,我們決定對民族文化宮的墻面、柱面的石材使用美國JSC石材防護劑進行防護,這個技術措施也得到了監理與業主的認可。JSC石材多功能防護劑無色、無毒、無味、不易燃,施工過程中對人體無害,可用于澆灌水泥砂漿前對石材的防護,避免水泥渣等頑癥污染的產生,同時增加與水泥的粘接力。
我們在防護液供應商的指導下,嚴格按照JSC操作說明施工。具體操作方法如下:在石材防護劑使用前將平板石材的六個面用干凈棉布、毛刷清理干凈并確保石材干透,然后將防護液注入噴壺內,用噴壺在石材表面作適量噴涂,再用優質海綿或塑料膜等不易吸水的材料在石材表面仔細涂抹,確保防護液與石材表面100%接觸且滲透至石材透氣孔內,使石材能夠達到透氣而不滲透雜物(石材防護劑的目的是縮小石材透氣孔而不是封閉。用優質海綿或不易吸水的材料在石材表面涂抹,一是防止防護液吸入涂抹工具內造成防護液浪費;二是能夠使防護液涂抹均勻。使用防護液時避免用過多藥水而造成浪費或效果不理想。涂防護液時應避免藥水在石材表面殘留干燥,應在2~3分鐘內用涂布材料將防護面擦干凈。盡量避免防護液接觸皮膚)。作過防護的石材,每塊板材與另一塊板材之間用小木塊隔開放置靠墻處,以免與石材直接接觸,影響防護效果。按照防護液操作說明,石材防護時間以早晚為較好時間,而防護后最少晾干24小時方可施工,時間越長效果越佳。工地上具體按施工安排,我們是下午4:00以前作石材防護,晾干24小時后開始石材灌漿施工,這樣既錯開了流水施工時間,又滿足了石材防護的較好效果。24小時以后,為了檢驗防護石材的效果,在現場分別挑出一塊經過防護和一塊未經過防護的石材做試驗,將兩塊石材光面朝上平放好,然后用干凈水朝石材表面較大面積澆潑,馬上看出未經過防護石材表面很快被水浸濕,顏色變深,而經過防護的石材表面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由此證明,經過防護的石材是具有良好的防滲性,可保證石材天然亮麗。在民族文化宮施工中經試驗證明對于材質松軟的石材,石材防護液應最少涂兩遍,對于花崗巖及深色石材,只需涂一遍就可以達到防護效果。 在民族文化宮門頭及大堂的漢白玉石材施工中,為了防止漢白玉施工后出現銹斑和吐黃等頑癥,施工中采用了石材防護液和白水泥加108膠對石材進行二道防護措施。白水泥加108膠防護石材的做法是:確保漢白玉石材完全干透,用干凈棉布和毛刷將石材表面清掃干凈,然后用摻有5~8%的108膠加白水泥調成稠狀,保持水泥漿厚度在3~5mm,然后每塊石材單獨放置晾干,備用。采用上述方法處理過的漢白玉塊材,用濕作法掛貼上墻。20mm厚的板材防護效果明顯,然而50mm厚的線形及塊材發現吐黃現象,經與生產商分析是該批漢白玉礦含鐵等雜質較多,且游離于石材中。在鋸割石材時就發生有黃色物質隨水流出,鋸割成薄板的漢白玉靠近截口的雜質都可以隨冷卻水流出。對較厚規格的石材,其內部的雜質則仍保留下來,而防滲液和摻有108膠液的白水泥具有透氣性,在灌注的砂漿中的水分蒸發時,使石材中含鐵雜質被水分子頂至石材表面而產生黃斑。發現這一問題后工地上采取了用JSC MULTIPURPOSE CLEANER石材多功能清除劑來清除石材表面礦物質沉淀物。將清除劑均勻的噴涂在石材的表面,用棉布和毛刷在吐黃范圍內輕輕涂抹,隨即用潔凈、柔軟的紙(如衛生紙)鋪在上面,并用塑料薄膜遮蓋2~4小時后,石材黃斑就被清除,而徹底現出漢白玉富麗、高貴的天然亮麗的外觀。后來同樣采取了濕掛法施工。漢白玉門頭施工完后,發現又有局部泛黃,仍采取了上述清除方法,保證了漢白玉門頭漂亮的外觀,對石材絲毫無損。 在此次民族文化宮大修改造裝修施工中,還對中央大廳的四塊漢白玉浮雕和室外噴水池的花崗巖池壁采用JSC石材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后的漢白玉浮雕劑噴水池恢復了舊日的光彩,達到了修舊如新的效果。
通過在民族文化宮工程裝飾石材所采取的防護實踐,有效的防治了石材白華、銹斑、吐黃和水斑不干等質量通病。